中國人歷來會對茶葉有一種特殊的情懷,文人雅士追求茶代表人生的精神需求,因為苦,因為甘,因為投身沸騰,因為靜處清雅。但作為深處世俗的凡人還是抱著一些疑問或者向往踏上了問茶之路(前往班章村)。
因為山路崎嶇,在顛簸的過程中,自會腦補很多畫面,郁郁蔥蔥的茶山,真實樸拙的面孔,作為城市人最向往的一種原始生活。這一切都源自于這條太特么顛簸的土路了,但依然能看到各種豪車尾隨相伴,可能大家都是帶著同樣的期許,以求佳木。
當到了村口,步行至村里,我心里只有兩個字(**)因為富裕,村子里都大興土木,到處彩鋼板,到處鋼筋。雜亂無章!這時再回想一路顛簸的土路,一種到山寨AAAAA景區般的感受,太荒誕了。
這種反差給了自己很強的挫敗感,尤其身為設計行業,有種很深很深的參與感。
也是因為反差,于是在一旁搜索著班章的歷史:
1476年,老班章村的哈尼族先祖——愛伲人,從毗鄰的格朗和山遷至此。他們為了能在這里長久生存下去,便向老曼娥寨布朗先人請求,把老班章村周邊的山地、林木、田壩及漫山遍野且已有數百年樹齡的大樹茶一并給他們?犊牟祭氏热巳鐢荡饝。老班章的茶樹在村民不理不睬的態度下逆勢生長,這主要得益于這里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。老班章村位于海拔1700米的布朗山區。冰川紀,青藏高原擋住了寒流,讓這里成為了地球上古老物種的天堂,最早的茶樹就是長在這里。
還好這些老茶樹還在這里,幾百年前在這里,現在也在這里。不知以前的人會不會表現的如此貪婪,如此瘋狂?如果他是個老人,會不會像看到自己的孫子在調皮的時候莞爾一笑?還是會龍顏震怒?
他還是一直站在那,就算我們沒了,他也會一直站在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