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許是本命年的原因,感覺2017的變化非常大,一種大到一邊 ,一種跟不上大的另一邊,我們恰恰在這中間。不知道該左顧還是右盼。
以至于一個社會,一個行業,一堆人,該如何在這其中“游刃有余“。
突然覺得這個詞都變得那么的“不褒義”。
我們一直在推崇“孩子氣”,那種對任何事物保持好奇的眼睛。如果做設計上來就輕車熟路,我覺得”成熟“也特么的快“不褒義”了。
但是成人的世界給了我們或者他們的太多界限,這個界限會給你、一把飼料,告訴你茁壯的去成長,其實真實的目的是被這個社會的共有意識所屠宰。
很感謝”工業革命“的出現,讓我能用鍵盤去碼出自己的想法。但是我們和機器還有所區別么? 這時候如果可以用”輕車熟路“來比喻的設計經驗,就如同流水線上的機器,不會出錯,但絕不會有”驚喜“。
無意間看到賈樟柯的一句話,現在不再愿意去構建共有意識了,因為去形成共有意識會消耗太多的經歷,反而我們會被盲目的消耗掉。突然醍醐灌頂,不要先說做人,先說做一個不是機器的某種東西開始,雖然石頭堅硬,可蛋才是生命(崔。
一直看著圈里各種頭銜的前輩后生,勞煩所有人(從我做起),就好比水滸里的林沖,他牛逼不是因為他臉上有個“囚”字。
”致匠心“
一個多么好的詞,又被玩壞了。
ps:網站正在改版,歡迎吐槽。請“一庫一庫”的吐。(我是嚴肅的)